前沿拓展:即发品牌排行榜
编者按: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我国首批设立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青岛经过4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品牌之都、奥帆之都以及山东龙头城市。而在这40年的发展中,民营企业对青岛经济发展的贡献功不可没。近日,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青岛市工商局会同青岛大众网推出“改革开放40年,回顾民企发展路”系列报道,带您一起了解部分民企40年里的风雨历程。
大众网青岛11月9日讯(记者刘鹏 通讯员黄秋梅 周绍华)位于青岛即墨的即发集团始建于1955年,其前身是农村一家手工业档发合作社。建厂63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即发逐渐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业路,辖设30多个公司和分厂,拥有员工2万人,纺织服装、发饰品出口到世界各地……63年的艰辛跋涉,即发集团用时光雕刻出“中华”的历久弥新,一举成为全国品种全的发制品和中国大型纺织服装制造基地。
60年代,建社初期的段村档发石棉合作社厂房
简易的档发加工设备
白手创业 改革春风造名企
1955年,7名社员在即墨段村用5间草房成立起年产值500元的农村手工业合作社,这就是即发的前身。凭借着执着的信念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到上世纪60年代,即发档发已经闻名全国。但是,随着国际化纤假发在上世纪70年代飞速发展,即发传统档发产品出口出现大量滞销,企业另一个主导产品劳保手套受配额限制,导致企业益直线下滑。
“即发能够在当时摆脱困境,发展成今天的规模,是因为有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了民族企业40年来从未止息的黄金机遇。”即发集团董事长陈玉兰告诉记者,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即发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不断到国外学习,丰富产品,谋求发展,企业迎来转机。
即发在青岛蓝谷建立了海洋新材料研发基地
创新发展 增强核心竞争力
坚持科技创新,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即发集团的战略选择和优势所在。依托企业技术中心的综合研发优势,即发集团不断加强与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了三级“塔型自主创新体系”;通过持续创新,有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使产品科技含量、品牌知名度、市场美誉度不断提升。
即发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产业,先后承担了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合作计划”,以及海洋局“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项目等众多的“国字号”项目;自主研发的“海洋生物甲壳质纤维针织品”经专家鉴定填补了国际空白;自主研发的“微孔聚四氟乙烯膜材料”具有防水、防风、透湿、透气和阻隔微粒等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医用防护、国防军事、高过滤、电子等领域,目前各项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建成10万级洁净生产车间,生产的壳聚糖纤维无纺布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性和相容性,天然抑菌,止血止痛,促进创面愈合,减小创面疤痕,已经应用到不易愈合创面的护理敷料,取得了药监管局的注册证和欧盟CE认证,目前成功应用于临床。
即发在新疆喀什建立服装工厂
即发在自主研发了多种规格的壳聚糖纤维及无纺布、纱线、面料和服装等产品的同时,还开展了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领域的研发,突破设备、工艺、染料、检测等多项制约产业化生产的关键技术难题,研发了一条适应于产业化生产的工艺路线。
以人为本 诠释“即发温度”
即发技术中心被认定为“企业技术中心”
高温有降温品,严寒有保暖设施,小病小伤有医疗室,孕产期有“妈妈小屋”,春节返乡大巴车送到家……63年来,即发时刻把企业的长远发展与对职工的关爱紧密联系在一起,被外界称为“即发温度”。在即发工作了30年的吴爱霞告诉记者,从入厂工作到现在,她已经把即发当成了自己“第二个家”。
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同时,即发还不忘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即墨大部分镇街设立分厂,每年投放农村的加工费达5亿元以上;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和“产业援疆”号召,在越南、柬埔寨建立了织染成衣、设计研发、辅料配套一条龙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在新疆喀什地区、安徽阜阳市成立了服装工厂,吸纳当地员工20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在济宁、泰安、德州、聊城、临沂等地的十几个县市建立服装加工厂,并依托这些工厂在周边镇村辐射建立“扶贫车间”,解决当地农民就业问题……
即发,这个承载了几代人汗水的“跨世纪之企”,在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岁月中演绎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振兴民族工业、发展区域经济的生动故事,其一步一个脚印的厚重足迹,折射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壮阔图景。未来,即发将牢记初心,奋发作为,不断积聚发展新动能,推动企业实现新一轮跨越提升,以优异成绩向改革开放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