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嘎巴菜品牌排行榜
以前当柜员的时候,有个开户企业叫“协会”,当时我很好奇,“”协会是干什么的?印象中的就是一块有着特殊意义的牌匾,经营数百年,代表着历史的传承。天津各行各业都有不少历史悠久的老牌子,作为老天津人,我今天就介绍几个饮食界的“”。
五一前夕,有个南方的朋友来津出差,临走时问我,有什么推荐的特产能捎回?我张嘴就来“大麻花”。桂发祥麻花的历史能追溯到清朝末年,据说是一个叫“刘老八”的人创建的。大小麻花均酥脆香甜,满口留香。与“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并称“天津三绝”,也许有的人嫌油嫌硬不爱吃,但不能否认其是正宗的。
天津很多名小吃的创始人都姓张,果仁张、皮糖张、泥人张,我个人喜欢崩豆张,麻辣、酥脆、甜腻,各种口味的崩豆有几十个品种,我尤其喜欢吃“糊皮崩豆”,因为有嚼头,特别耐吃。每次逛古文化街,我都要去门店买一包,拿回家细细品味。
记得我小的时候,奶奶做过一个大手术,术后医生要求奶奶必须戒烟,她就在上衣的两个口袋里各放一把崩豆,想抽烟时就往嘴里放一颗,崩豆很硬,她怕硌掉牙,就含在嘴里,慢慢磨着吃,一袋崩豆可以吃很多天,不知不觉就把烟戒掉了。每次我在窗前写作业,她都会悄悄地走到我身边,倒上一杯白开水,掏出几个糊崩豆放在我手边,然后就默默地走开,继续干活去了。
2019年初有一段时期,我工作不顺,被调岗到远离家的地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我感到孤独,于是,每到午休就去周边逛街,转换一下心情。这一遛,我发现在平山道上有一家不起眼的小门脸,中午卖新蒸的芝兰斋糕干,我看到店里的介绍,没想到小小的糕干竟然具有90多年的历史。刚出锅的糕干热气腾腾,糯米和稻米混合的香味氤氲在空气里,白糯的糕干绵软细腻,青丝玫瑰点缀其上,让人食欲大增。我喜欢吃红果馅儿的,酸酸甜甜,开胃消食,烦恼被抛到九霄云外,是的味道。可惜,自从单位再次搬迁后,我已经很久没有尝到那个味道了,真的有些怀念。
与“桂顺斋”和“祥德斋”相比,“四远香”显然不太出名,但是“四远飘香”的喻义很多老天津人都会记得,给我印象深的还是四远香的寿桃。还是在八十年代,奶奶过生日时我就见过、吃过。满满一竹篮的面食寿桃透着喜庆,粉白的面皮儿上镶着两片青绿色的桃叶,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蟠桃盛会”,天宫里的仙桃不就是这个样子的吗?蒸热后寿桃的白皮更喧腾,里面的酥油豆沙馅甜沙细腻,正好当生日宴的主食。据说寿桃的个数也有讲究,“六六一首”“九九归一”代表着不同的寓意。
郭庄子大街“南味”食品店旁有个酱货窗口,里面卖的二厂“杂样儿”父亲经常买回来下酒,再后来“迎宾老火腿”又留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八十年代初上小学时,冬天寒冷,早上七点钟,班干部就要到学校,轮流值日“生炉子”。因此早餐基本都是在家完成,记得那时母亲天不亮就起床了,在黑暗中点燃一个小小的煤油炉,将烧饼正反面烤热,切两片薄薄的“玫瑰肠”夹在烧饼里,当作我的早点,既省时又好吃,我喜欢二厂“玫瑰肠”甜甜的花香味,也怀念那些回不去的时光,所以我现在也时常买来重温过去的老味道。
母亲楼下有家“老茂生”食品店,里面仍在卖“大黄油饼干”,人虽然不多,但是疫情期间依然开门。长方形的饼干中间还是那头奶牛,独特的奶香味里有我熟悉的记忆,让我没想到的是,“老茂生”这个牌子也历经了百年,至今仍在努力经营着,比起大麻花,老茂生很是低调。
另外,大福来的“嘎巴菜”、月盛斋的“酱牛肉”、正阳春的“鸭油包”、玉川居的“酱菜”,这些老味道都让我如数家珍般怀念。疫情已经持续了三年,这些店铺的生意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响,我默默为他们加油:一定要努力坚持下去,未来会变得更好!同样,也送给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们。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拓展知识:嘎巴菜品牌排行榜
10美食: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煎饼馃子、“石头门坎”素包、“芝兰斋”糕干、“明顺斋” 什锦烧饼、元宝酥、“上岗子”而茶、锅巴菜。
天津是我国的一个直辖市,除了良好的地理位置,还有很多的小吃。下面一起来看下天津必吃的10美食。
详细内容 01 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是,四海皆知的天津风味小吃之一,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号称“天津三绝”之首。
十八街麻花
“桂发祥”什锦麻花是天津小吃“三绝”之一,因其店铺原设在东楼十八街,故人们习惯称“十八街”麻花。
耳朵眼炸糕
“耳朵眼”炸糕是律门小吃“三绝”之一,迄今已有八十多年历史。早在晚清庚子年间,其创始人刘万春便摆摊卖炸糕。
煎饼馃子
天津人把其作为早点。由绿豆面薄饼,鸡蛋,还有馃子(油条)或者薄脆的“馃篦儿”组成,配以面酱,葱末,辣椒酱(可选)作为佐料。
“石头门坎”素包
始创于清朝,是位于娘娘宫(即天后宫)附近的真素园食品店的品种。
“芝兰斋”糕干
糕干是天津的独特风味食品,农历正月间食者多。由费曾制供的“芝兰斋”糕干,迄今已有五十余载历史。
“明顺斋” 什锦烧饼
“明顺斋”什锦烧饼,是天津的名特小吃,一九二七年,在原有的肉、糖、芝麻等品种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豆沙枣泥、豌豆黄、红果儿、萝卜丝、香肠等品种。
元宝酥
此点是天津名品,早在一百年前便在八个“成”字号饭庄及各大羊肉馆制作售卖,盛极一时。囚共形状类似元宝,故此得名。
“上岗子”而茶
“上岗子”面茶是天津传统小吃,距今已有--百余午历史。
锅巴菜
锅巴菜,天津话称“嘎巴菜”。锅巴菜以薄厚均匀的煎饼(锅巴)为原料,晾干后切成小条,浸在卤汤之中,盛到碗中,加入香醋、芝麻酱、香菜末、腐乳汁、辣油、辣椒等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