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安康电动晾衣机品牌排行榜
8月30日,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办事处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而这也是此次全省上榜的街道办事处。
在荣膺殊荣的背后,是甸柳新村街道对人民满意的高追求和对“为人民服务”承诺的悉心守护。近年来,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凝聚力量、真抓实干,将党建引领作为工作的根与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力构筑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用公仆心态承载时代使命,用实干作为启迪美好未来,持续擦亮“乐居甸柳”新名片,经济社会发展焕发勃勃生机。
强化党建“向心力”
激活社会治理“新能”
“现在环境变得更美,邻里也更加和谐,小区面貌可谓‘优、美、净、雅’!”如今,走进甸柳三居,停车有序、环境整洁、满园绿色……很难想象,这是个有着40多年历史的老旧开放小区。事实上,由于曾经管理无序,一度成为老小区“脏乱差”典型,居民意见很大。
老旧开放式小区如何治理?百姓的需求和意愿如何满足?怎样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甸柳新村街道从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社会治理破题,结合辖区实际,开出网格化基层治理、红领物业赋能、志愿服务引导、榜样引领示范“良方”,不断激活社会治理“新能”,向百姓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题定纲成,乘势而进。聚焦“点”上的突破,街道大力实施“红领物业”,着力打造“红领乐居”品牌,通过成立红领物业联盟、打造物业管家“训练营”、实行服务标准化等举措,解决无人管的问题。增强“线”上的韧劲,积极建立四级网格组织体系,完善“吹哨报到”机制,实施“党建聚合力”工程,推动干部、专兼职网格员、专业力量500余人下沉网格,切实做到能及时了解和解决居民诉求。
“想要解决社会治理顽疾,光靠管理还不够,还需市民的广泛参与。”为带动更多居民融入社会治理,街道充分拨亮榜样“指明灯”,精心打造了以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党务工作者、甸柳一居原党委书记陈叶翠为主题的实景教育基地,传承发扬陈叶翠同志“四个一”工作理念,将“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宗旨意识传递到每个居民心中。
在陈叶翠精神的感染下,街道3300余名志愿者投身服务之中,“甸亮初心”志愿服务品牌持续擦亮,街道上下拧成一股绳,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社会治理、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中,让“第一”“”成为甸柳发展的鲜明特征。
答好民生“满意卷”
推动服务品质“大提升”
甸柳五区居民张大爷的生活很简单,早上到旁边的公园遛弯、下棋、晒太阳,中午到助餐点吃个饭……生活安逸且舒心。 “绿化多了,环境美了,晒衣服有晾衣杆,充电有充电桩,吃饭有助餐点。”说起当下生活的变化,张大爷如数家珍。
对居民来说,幸福与安康,生活要的就是这两个词。近年来,街道从居民关切的需求出发,围绕就业、出行、生活品质提升等关键词,列好群众的“幸福清单”,办好群众身边“关键小事”,让居民群众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不断升温的“民生温度。”
公园建在家门口,推窗就可见绿,居民工作生活更便捷顺畅……高品质的生活环境一直是群众的热切盼望。对此,街道先后投入5900余万元,对7个片区的老旧小区实施改造,整治面积近70万平方米。经过楼体修缮、绿化提升、杆线入地等改造,老旧小区的“颜值”持续攀升、“内涵”不断丰富,焕发出更多“青春”活力,充满“时尚”气息。
从社区环境的蝶变,感受生活的巨变,也印证着街道“干事就要干到群众心坎儿里”的追求。饱含着“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情怀,街道聚焦养老问题,打造7处长者助餐点,搭建智慧健康养老信息平台,将4大类20项医养服务打包送到老人家。兜牢民生底线,近三年累计救助困难群众近3000人次,新增就业再就业1.46万人,为200余名创业者办理创业3800余万。
此外,为方便群众生活,街道构建社区综合服务标准体系,在全市推行全科社工工作法,让群众把事“一次办成”。高标准打造退役军人“初心驿站”、未成年人保护站等服务阵地,创建“向阳话开”“语过心晴”社会心理服务品牌,打造济南市智能垃圾分类示范街道……一张张幸福剪影,构成一幅幅高品质生活的“鹊华秋色图”。
奏响服务“协奏曲”
打赢发展“攻坚战”
树影婆娑、绿草如茵、楼群林立……从燕山立交桥向西北望去,甸柳新村街道这片区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铿锵的步伐,奋力实现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甸柳力量。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年轻,让我来”……在危难与考验面前,街道党员干部义不容辞地站到疫情防控工作前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街道党工委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建立13个专项工作组,划分8个责任区,统筹防控各项工作。
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270余名街道社区党员、60余名“红色物业先锋”和130余名居民群众,组成26支志愿服务队伍,参与防疫各个环节。多方联动、全员参战,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带给居民看得见、听得着的“感”。
是风雨见初心,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街道及时将工作重心转到经济社会建设上,组建助力复工复产专班,建立企业跟踪联系机制,先后为120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170余万元、申报财政补贴90余万元,解决企业困难问题65个,持续擦亮招商、稳商、安商“金字招牌”,赢得辖区企业的信任和感谢。“这些年来深刻的感受就是历下贴心的服务,有利企的好政策都是主动上门送,平时也不打扰企业,和一家人一样。”济南公交集团董事长石军说。
“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街道奋楫前行,以创新举措贯彻新发展理念,用担当作为开创工作新局面,收获累累硕果。近年来,街道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泉城公务员集体等荣誉称号。
勇担使命、赓续奋进,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为新的起点,甸柳新村街道将紧随新时代的发展号角,用实干的“辛劳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奋力谱写“人民满意”新篇章。(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飞跃 通讯员 康钰坤 张淑莹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