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美甲排行榜前十名品牌
特别策划
上个月,一个成立于2002年的美甲连锁品牌,在北京朝阳大悦城开了它的第8家店。
据美观君获得的消息,上海的刘娟美甲,和北京的InNail,都在今年不约而同地跨区域扩张,在其他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开店。
作为大美业最年轻的“新鲜人”,美甲美睫连锁品牌们的高速成长有目共睹。
通过对一线城市40家标杆购物中心的摸底,《美业观察》前两天分别发布了美业“Mall品牌”的连续报道:美容SPA篇和美发篇。
而相对“年轻”的美甲美睫品牌,借着消费升级背景下的“进Mall运动”,发展势头强劲。
文 / 美业观察 杜颖
“MALL品牌”-- 进击的美甲美睫
不同于美容SPA的Mall品牌几乎都发源于上海,在美甲美睫领域,北京的高端品牌占据了大半壁江山。
创立于1997年的美甲品牌爱手爱脚,成立于2001年的进巍美甲,分别创立于2002年和2007年“资深品牌”——Lily Nails和悦·指间,都奠定了帝都美甲的坚实地位。
而在上海,拥有14年历史的高端美甲品牌刘娟美甲,和成立于2012年的林尚美甲等,稳扎本土的同时,也开始着异地扩张。刘娟美甲曾对《美业观察》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做美甲美睫行业的航空母舰,在全国开100家以上的连锁店。”
“老牌”“资深”之外,年轻的新兴品牌也不甘其后。去年,创立于2012的高端消费定位美甲品牌InNail 获得了四百万元天使投资和千万元的Pre-A轮投资;而另一个同样主打高端市场的日系美睫品牌Makoto诚美睫,也在2015年完成了1500万元的A轮融资,估值达1亿人民币。
此外,美甲美睫品牌的“品牌矩阵”化操作也逐趋明显。在上海,刘娟美甲与樱花美睫14家店“合体”,以一高一中的双品牌矩阵,开启了走出沪上,往一二三四线城市扩张与下沉的发展路线。
而在北京,创立发展15年的进巍美甲,也曾于2014年创立都市风美睫品牌I.LASH BAR,首家店登陆北京双井富力中心;在美甲体系中,进巍则创立了定位“快时尚”的子品牌宜兰贝尔,也已遍布全国50余城市。
据《美业观察》从中国美发美容协会获得的一份2015年度行业报告称,“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对提高个人外在形象、获取最新美容美发趋势潮流的渴望不再逊色于一二线城市,这为美容美发行业终端下沉,开拓更具消费潜力的三四线城市的开发依然存在较大空间。目前大型品牌化、连锁化企业,对于三、四线城市的开发依然存在较大空间。
显然,这14个美甲美睫品牌,看到并抢占了先机。
进巍美甲
创立时间:2001年
总部地点:北京
门店数量:Mall店铺一线城市总计48家(北京43家、上海2家、广州1家、深圳1家)
服务项目:美甲、美睫、培训
林尚美甲
创立时间:2012年
总部地点:上海
门店数量:20余家(上海21家、南京1家)
服务项目:美甲、彩妆、培训
爱手爱脚
创立时间:1997年
总部地点:北京
门店数量:北京15家、上海5家
服务项目:美甲
悦.指间美甲
创立时间:2007年
总部地点:北京
门店数量:17家(北京11家、上海1家)
服务项目:美甲、美睫
刘娟美甲
创立时间:2002年
总部地点:上海
门店数量:上海11家
服务项目:美甲、美睫
LILY NAILS
创立时间:2002年
总部地点:北京
门店数量:北京8家、上海2家
服务项目:美甲、美睫、SPA、微整形
NAIL ME
创立时间:2011年
总部地点:上海
门店数量:上海10家
服务项目:美甲、培训
紫齐百合
创立时间:2002年
总部地点:北京
门店数量:北京8家
服务项目:美甲、美睫
指典世家
创立时间:2005年
总部地点:深圳
门店数量:深圳7家
服务项目:美甲
诚美睫
创立时间:2015年
总部地点:北京
门店数量:6家(北京3家、深圳1家)
服务项目:美睫、护肤
Oriole by OPI
创立时间:2012年
总部地点:北京
门店数量:北京2家、成都1家
服务项目:美甲、美睫、培训
U3美甲
创立时间:2011年
总部地点:北京
门店数量:北京3家、广州1家
服务项目:美甲、培训
Nail Raven
创立时间:2011年
总部地点:北京
门店数量:北京2家、上海1家
服务项目:美甲、培训
InNail
创立时间:2012年
总部地点:北京
门店数量:北京3家
服务项目:美甲、美睫
调研背景
据统计,在全国已成井喷之势的购物中心(shoppingmall),目前总存量为近5000个。以一、二线城市最多,体量集中在4万平方米以上,同时,三、四线城市正在迅猛崛起。
据了解,今年将要面市的购物中心将达300多个,店铺招租需求量约30000个。
毋庸置疑的是,购物中心将逐渐取代传统百货,这能抵抗来自电商的压力——“体验”是电商世界不能取代的,另外,购物中心对“一站式”、“体验”的追求,也更能满足新兴中产消费者的诉求。
30000个铺位,急需新兴服务行业、新兴品牌填场,这将成为购物中心商业项目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地“进Mall运动”似乎将展开。一线城市的购物中心内,相对成熟的餐饮等服务业已风光多时;而在美业领域,美发、美容SPA有一定基础,美甲美睫品牌等也在不断成长开拓中,甚至,也出现了医美的身影。
根据“商业地产云智库”的一份2015年大数据报告,进驻购物中心的新兴品牌中,美业新兴品牌占比为7.9%,排在各类业态第4。仅次于餐饮、服饰零售和非服饰零售。
为了定位和确认美业里的“Mall品牌”代表,《美业观察》对一线城市的40家标杆购物中心内的入驻的美业品牌做了这一次调研:
上海标杆购物中心
北京标杆购物中心
广州标杆购物中心
深圳标杆购物中心
这40家购物中心包括上海恒隆广场、K11、国金中心,北京侨福芳草地、三里屯太古里、西单大悦城,广州太古汇、正佳广场、天河城,和深圳万象城、福田COCO Park、益田假日广场等。总计北上广深各十家,皆为当地首屈一指的购物中心。
从这些购物中心内统计整理出的美业品牌,不乏耳熟能详者,也有许多新晋入场者。《美业观察》将这些品牌按连锁规模统计排序,又剔除了一些大部分店铺开在非购物中心(商业街、社区商业、百货)的品牌,以保证所选品牌皆是以布局中高档购物中心为主,即我们所要寻找的美业“Mall品牌”。
确定之后,根据品牌官网给出的门店信息和概况,总结排序如下。这些从一线城市一线购物中挑选出来的美业Mall品牌,它们的开店选址多以当地高档购物中心为主,并向其他一二线城市拓展。
作为行业内较具势能的第一梯队,一定程度上可以按其店铺入驻数量,给各线城市的“美业指数”打出一个象征意义的分值。而这,对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美业的品牌化或有裨益。
你的品牌,准备好进Mall了吗?
数据来源:大众点评、赢商网、各品牌官网
编辑:美业观察 Olina
扩展阅读
特别策划 | 美业“进MALL运动”论:商业地产加速“品牌进化” -- 美容SPA篇
特别策划 | “进MALL运动”开启,10大美发“MALL品牌”是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