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懒猫品牌榜!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懒猫品牌榜 > 资讯 >

即食益生菌品牌排行榜(2018十大知名益生菌品牌排行榜)

前沿拓展:即食益生菌品牌排行榜


近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主办的《益生菌食品》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新标)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据了解,该团标对益生菌及益生菌食品进行了定义、分类,并对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运输贮存进行了明确规定,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益生菌行业发展更加有序化。

值得关注的是,该标准还对产品中所含的活菌数量做出规定。对此,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总工程师李宇表示,我国益生菌食品市场现阶段发展迅猛,但部分产品存在夸大宣传的问题,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标签标识含糊不清。团标的制定,既配合了完善食品标准、质量标准与规范体系的建设,又在法规框架内为企业单位的差异化创新提供参考依据,为中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添砖加瓦。

01

即食型食品活菌总数不得少于107CFU/g

近年来,受疫情的常态化以及大健康趋势的影响,消费者对免疫力的需求逐渐提升。其中,益生菌成为提升免疫力的“热门赛道”。赛道的催热促使越来越多的商家加入该赛道,产品更是接踵而至。

但赛道的繁华背后,往往会伴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据媒体报道,市场上销售的益生菌食品种类繁多,既有添加了活菌而且其相当数量在保质期内仍然存活的产品,也有添加了活菌但不能其销售时继续存活的产品,还有一些产品则添加了不再存活的益生菌……市面上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但行业约束力十分有限。

此次新发布的《标准》明确规定,在保质期内,即食型益生菌食品的益生菌活菌总数须≥107CFU/g,而加工用益生菌食品应能满足终端产品活菌数量的要求。新标从产品细节出发,或对益生菌生产厂家对于质量把控有着显著的指引作用。

新标还规定,使用的益生菌菌种应符合卫生管理部门颁布的《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益生菌菌种名单》。益生菌普通食品不能进行保健功能的宣传。在符合这两个名单要求的基础之上,该《标准》对菌株的来源、保存鉴定、保质期内产品中的活菌数量作出了明确规定,其目的是在现行法规框架内,进一步规范益生菌在普通食品中的应用。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在关于益生菌的条款中,或仅规定标示活菌型的乳酸菌饮料产品乳酸菌数应≥100万CFU/g,但乳酸菌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益生菌概念。此次《标准》的发布不仅完善了食品标准、质量标准与规范体系,又在法规框架内为益生菌食品生产和差异化创新提供了指导依据。

目前,新标中明确规定益生菌原料必须具备四大核心要素:一是需要明确菌株号和分离来源;二是需要由第三方机构进行鉴定、保藏和性评价;三是需要经过全基因组测序且有相关科学文献支持;四是需要有进行人体或临床试验研究的科学文献支持其正面评价。

02

益生菌赛道的热与忧

从2015年至2020年,中国益生菌市场规模从486亿元增长到850亿元,市场以年均超15%的趋势递增。

“我国益生菌食品企业大多采用海外原料企业的菌种。”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咨询服务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鹤松会上表示。目前,国外知名企业的品牌价值及市场推广投入较大,获得了消费者更多的信任。在国内,年产值在千万元规模以上的企业只有江苏微物、北京科拓恒通、河北一然生物、上海润盈生物4家。如何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危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为入局该领域企业的一大考验。

值得一提的是,三元食品在益生菌领域深耕,已成功推出衡安堂166优复合益生菌风味发酵乳等产品。据了解,该款产品采用了三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历经10年研发的166复合优益生菌配方;健合集团亦在1999年便着手益生菌研究,旗下益生菌合生元品牌已经成为热销品牌;澳优乳业于今年5月成功研发株自主研发菌株——MP108 鼠李糖乳杆菌,打破了此前婴幼儿菌株国外垄断的局面,并推出旗下爱益森品牌婴幼儿益生菌新品。

诚然,当下国内益生菌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新标的落地,行业势必将朝着更科学化、高质量方向发展。这其中,亦离不开行业、企业、媒体等几方推动下的“社会共治”。

拓展知识:即食益生菌品牌排行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