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乌克兰房车品牌排行榜
文|奇史局
编辑|奇史局
2015年,来自河南农村的一名普通小伙,娶了一位金发碧眼、身材火辣的乌克兰硕士毕业的美女。
如今7年过去了,这位不要房车只求真心的姑娘,现在过得怎么样?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
阿廖娜和陈宣宣
酒吧一见钟情1990年陈宣宣出生在河南省平顶山上徐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的经济收入全靠种地来维持生计。
家庭条件一般的陈宣宣从小就十分懂事,常常帮助父母下地干农活,父母也希望儿子可以有一个好的将来。
可是,事与愿违。
陈宣宣自幼便没有学习的天赋,无论怎么努力,学习成绩都没有任何起色。
父母也为此想尽了各种办法,但仍然毫无用处。
陈宣宣
陈宣宣对自己的情况心知肚明,五年级的一天,他放学回家后便向父母提出了自己辍学打工的想法。
父亲听到他的想法后吓了一跳,立即生气地说:“想都别想,你年龄这么小,不上学准备干什么?”
陈宣宣显然早就预料到父亲的反应,紧接着说:“我可以出去打工挣钱。”
陈宣宣知道,父亲是想让他好好学习,以后好找一个安稳的工作。
恰恰相反,陈宣宣觉得反正自己学习不好,不如出去打工挣钱,还可以为父亲分担一些家庭负担。
陈宣宣父亲
父亲看到如此固执的儿子,摇了摇头离开了。
陈宣宣在小学毕业后,死活不愿意到规定片区内的初中上学,无奈之下父亲只能同意儿子辍学。
父亲独自坐在家门口的石头上,点起了一根烟,深深地陷入沉思,就连邻居李姐路过给他打招呼,他都没有听到。
过了一会儿,父亲起了身,回屋里告诉陈宣宣:“你不上学也行,那你可要能吃苦,以后也好有口饭吃。”
一周后,陈宣宣就被父亲送到远在江苏苏州打工的姑姑那里。
经过姑姑介绍,陈宣宣来到了一家饭店打工,虽然工作很辛苦,但薪水还算丰厚,他一干就是8年。
2010年的夏天,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宣宣结识了一位魔术老师,对魔术十分痴迷的他,便趁机拜了师傅。
第二天,陈宣宣就向店里提出了离职,尽管领导再三挽留,可是在自己喜欢的事情面前,他毫不犹豫选择了魔术。
后来的几年时间里,陈宣宣就跟着老师四处奔波参加表演活动。
每次老师登台表演,他就在台下目不转睛地看着,认真学习老师是如何做到的。
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魔术,陈宣宣除了平时的学习时间,他还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勤加练习。
俗话说兴趣是好的老师,即使再苦再累,陈宣宣也觉得值得。
不久,陈宣宣就在自己的努力下,将魔术表演练到了神乎其神的地步,任何人都看不出丝毫破绽,就连老师都对他连连夸赞。
渐渐地,陈宣宣就出师了,还经常独自登台表演。
2015年的元旦,陈宣宣接到表演通知,晚上8点到北京的一家酒吧里进行魔术表演。
就在这场平凡又普通的表演活动中,月老指引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终身伴侣阿廖娜。
当天,同在酒吧做兼职模特的阿廖娜一眼就看上了在表演魔术的陈宣宣。
陈宣宣神奇的魔术表演瞬间吸引了这个外国美女的目光,她用崇拜的眼神深情望着在台上专心表演的小伙子。
好奇心的驱使下,阿廖娜来到了表演后台,耐心等待着陈宣宣。
表演后台
陈宣宣结束表演来到后台,眼睛停留在了这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女孩身上,她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特别。
这时,热情大胆的阿廖娜美女主动与陈宣宣打招呼,可只有小学文凭的陈宣宣根本听不懂她在说什么。
没办法的陈宣宣,只能借助手机软件的翻译和阿廖娜进行了一次简单的对话。
在这次简单的对话中,让爱情的萌芽在两个年轻人的心中滋生了。
以至于后来陈宣宣只要登台表演,观众席里就会出现阿廖娜的身影。
一次又一次,陈宣宣每次见到这个外国姑娘,心中的小鹿就不听话地乱撞。
陈宣宣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爱情之火,终于向阿廖娜表白了。
阿廖娜也对陈宣宣一见钟情,相爱的两个人终于在一起了。
老家举行婚礼阿廖娜在中国没有稳定的工作和学业,签证只有1个月,这也就意味着每隔一段时间,她就需要回到自己的办理一次签证。
这也让热恋中的两个人犯了难。
更何况,阿廖娜回到自己的后,有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这种结果对陈宣宣来说无疑太过残忍。
两个人为了能够在一起,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们准备用结婚这个方式来延长阿廖娜的签证时间。
可结婚关乎的是两个家庭之间的事情,并不是两个人就可以直接决定的。
2015年3月,陈宣宣带着阿廖娜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平顶山上徐村。
在家里,老实淳朴的父母一辈子没有迈出过国门,如今儿子带了一个黄头发蓝眼睛的儿媳,让他们惊讶的同时又十分喜欢。
陈宣宣在向父母表达两个人准备结婚后,老两口的嘴角咧开了花。
紧接着第二天,就开始张罗给儿子装修婚房的事情。
知道阿廖娜喜欢落地窗,老两口就亲自为儿媳妇进行改造。
为了让阿廖娜喜欢,又在家里重新打造了一个阿廖娜专属室内卫生间,还特意买了一个浴缸。
每一个具有欧式风格设计都只是为了阿廖娜在异国他乡消除不适感。
很快,陈宣宣要娶乌克兰模特做老婆的消息就成了村里村外大家议论的热门话题。
乌克兰和中国相隔,农村小伙竟然要娶乌克兰高学历美女,在村里可是头一件,算得上是稀罕事儿。
甚至有村民感慨,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身材高挑还漂亮的洋媳妇。
亲戚们也没有想到,这个其貌不扬的陈宣宣竟然能娶回这么漂亮的老婆,就连陈宣宣自己脸上也是满满的欢喜。
然而,阿廖娜远在乌克兰的父母却在听到女儿要嫁给家境普通的农村小伙消息后,顿时坐不住了。
左阿廖娜母亲
在他们眼里,认为自己的女儿是大学毕业的硕士,家庭条件优渥,而陈宣宣无论从学历还是各个方面两个人实在是大相径庭。
阿廖娜父母的反对,无疑给二人的婚姻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可阿廖娜却是个十分有主见的孩子,她虽然知道父母是为了自己好,可她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爱情。
阿廖娜觉得,自己不要求有房子有车子,只要陈宣宣有对自己的真心就行。
她看得十分淡泊,钱不够去挣就行,就连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在慢慢接受。
陈宣宣爱意满满地看向阿廖娜,并表示自己一定会好好爱她呵护她一辈子。
陈宣宣和阿廖娜的婚礼定在了9月份,按照中国的习俗,女婿要提前到岳父岳母家里提亲的。
于是陈宣宣在5月份的时候,就带上一些中国的礼品跟随阿廖娜回到了乌克兰。
乌克兰机场
起初阿廖娜父母并不怎么搭理这个外国女婿,但在阿廖娜的极力劝说下,渐渐地接受了这个可靠的男人,也同意将女儿嫁给他。
回到中国后,随着婚礼的日子越来越近,阿廖娜和陈宣宣也忙碌了起来。
六月的一天,陈宣宣满面春风的开车打算带着阿廖娜去市区购买家具用品,一路上车里面全部放的都是阿廖娜喜欢的音乐。
就连过斑马线,阿廖娜也要求陈宣宣停下来礼让行人。阿廖娜的生活方式正在一点一滴地影响着陈宣宣。
陈宣宣也很享受阿廖娜给自己带来的改变,在他眼里妻子的好远不止于此。
阿廖娜在市场上来来回回转了许久,即使看中了一套沙发,但只要听到价格昂贵,都会微笑着表示不买。
终于,阿廖娜拉着陈宣宣来到一家装修朴素的店里,她一眼就看到了沙发上标的价格,是上一家的一半。
她学着中国人的样子想和老板砍价说:“便宜点。”
热情的老板见到这个外国人也很稀奇,便爽快地少了几百块钱,阿廖娜则高兴得像个小女孩一样,赶紧买下了这家店里便宜的沙发。
一旁的陈宣宣将这些都看在眼里,心里五味杂陈。他近一直忙着结婚,有时候来回给阿廖娜办理签证,有半年没有演出,也没了经济收入。
夫妻俩花钱的地方特别多,几乎没有时间去工作,日子也就过得步履维艰,这一笔笔开销让陈宣宣感到有些喘不过气。
2015年9月,陈宣宣和阿廖娜正式步入婚姻的殿堂。
婚礼上,阿廖娜也穿上了中式嫁衣和陈宣宣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婆媳矛盾重重婚后的阿廖娜十分不适应农村的生活。村里的妇女都喜欢聚集在一起,说长道短。
可阿廖娜是新时代女性,再加上语言不通,平时除了只和陈宣宣交流外,就是自己在家用简易的单杠健身。
自然而然就与村里人接触得十分少,陈宣宣的母亲也十分担心儿媳不喜欢这些场所,就算邻居来串门也婉言相拒。
时间久了,阿廖娜就成了村里人喜欢探讨的对象,甚至连陈宣宣母亲都议论。
流言蜚语让陈宣宣的母亲心中很难受,这也让婆媳二人第一次产生了隔阂。
有一天,阿廖娜在和自己的父母视频通话,只有这个时候,她才是高兴的。
陈宣宣母亲则在远处默默看了一会儿,没有上前搭话,儿媳笑她也跟着笑。
虽然说每天都在一起,可一家人真正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他们永远无法消除阿廖娜在异国他乡的孤单。
晚上,陈宣宣母亲为了给儿媳改善伙食,特意做了几个菜,可阿廖娜却一口没吃,转身走进了厨房。
在厨房里,阿廖娜给自己做了水果沙拉。这让婆婆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
在以后的生活中,阿廖娜和婆婆总是因为一些琐碎的事情而争吵。
陈宣宣每次都会在两边来回调节,这才缓和了婆媳之间的关系。
没过多久,阿廖娜怀孕了,在十个月之后,一个可爱的小生命诞生了。
然而,随着小生命的到来,婆媳之间的矛盾也重磅升级。
阿廖娜在坐月子的时候,婆婆秉承传统习俗,要求阿廖娜一个月不能洗头洗澡,还要吃一些下奶的食物。
此时的陈宣宣为了生计并没有陪在妻子身边,而是四处进行表演。
阿廖娜虽然不喜欢中国的月子,但她也不想忤逆长辈的意愿,于是按照婆婆的要求将月子坐完。
期间,她不断打电话给丈夫,诉说着自己的不满。
做完月子之后,阿廖娜不想呆在家里,决定和自己的丈夫一起外出工作,共同来养活家庭。
让她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孩子。虽然心里不舍,但思考再三决定将孩子委托给婆婆照顾。
临走之前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婆婆也是高兴的满口答应。
但老一辈的育儿经验和新时代的科学带娃有着不同的方法,更何况西方的带娃更是不知道用什么办法。
有一次,婆婆带孩子去公园玩,婆婆看到孩子正在开心的玩耍,便去一旁和其他人聊天了。
在玩了一会之后,就赶紧带孩子回家了。
晚上,孩子突然拉肚子不停,难受的哭个不停,后来直接哭的晕了过去。
这时婆婆着急了起来,马上带孩子到医院去检查。
检查结果出来,医生说孩子可能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才导致的。
婆婆这才想起了带孩子去公园的时候,有一会没有看住孩子,孩子在医院足足住了四五天。
得到消息的阿廖娜和陈宣宣急疯了似的赶回家照看孩子。为了孩子的健康,阿廖娜决定自己留在家里照顾孩子。
她已经对婆婆失去了信任,孩子不能再出现任何问题。
阿廖娜在家看孩子期间,婆婆的许多做法引起了她的不满。
她认为孩子不能吃盐,婆婆却认为自己的儿子就是这样被养大的也没啥事儿。
阿廖娜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总是被婆婆说教育方法不对。
后,阿廖娜实在忍受不了婆婆的一些行为,就打算将孩子带出农村老家,和陈宣宣单独搬出去住。
可两个人的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只不过方式不同。在陈宣宣的劝解下,阿廖娜同意再住一段时间。
道不同不相为谋,观念不一样的人是不能强行融合在一起。
无奈之下,阿廖娜带着孩子去投奔了自己的丈夫。
阿廖娜走后,婆婆也十分想念自己的孙子,时不时的打电话关心一下一家三口的生活,并表示自己还是很愿意继续带孩子。
可阿廖娜终于离开了那个压抑的地方,又怎么会轻易回去呢?
就这样,他们在新的城市有了新的生活,夫妻二人也吃苦耐劳,日子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转眼到了春节,在这个灯火通明万家团圆的日子里,陈宣宣准备带妻子和孩子回去和自己的父母团聚。
在西方,是没有春节的。阿廖娜表示自己并不想回去,但是陈宣宣可以带孩子回去。
陈宣宣不舍得将妻子独自留在这里,便使出全身解数,终于将自己的妻子劝回了河南老家。
婆婆看到儿子一家回来了,内心有些感动。
都说距离产生美,婆婆和阿廖娜长时间不见,那份隔阂也逐渐消失了。
如今,陈宣宣和阿廖娜也都在忙着各自的事业,一家人幸福的生活着。
在中国生活久了,阿廖娜也渐渐理解了“隔辈亲”的意思。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这个跨国婚姻中存在着很多矛盾,好在事情一直再往好的方向发展。
阿廖娜为了爱情,甘愿在异国他乡生活,这也让很多人投来羡慕的眼光。
陈宣宣能够平衡好妻子和母亲之间的关系,说明阿廖娜没有嫁错人,尽管没有物质基础,但对两个年轻人来说,重要的是努力奋斗的精神。
婚姻是迈向幸福的殿堂,这个不分,不分民族,只要你用心对待自己的婚姻,都会得到美好的结局。
两个不同国籍,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的人,因为对彼此热烈的喜欢,对挫折苦难的克服,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纵然有万般的不同,但他们仍保持一颗朴实无华的心,虽然走的艰难却很浪漫。
但愿所有的相爱之人相濡以沫,白头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