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数字品牌榜许家印
<一>
近日,笔者看了一篇文章《见识的差异:王健林的满血复活与许家印的苦苦挣扎》。
作者是孙立平。
文章分析了王健林、许家印二人的现状:王健林在雪崩前甩卖套现离场,而今万达挺过危机,丰厚的资金流使其重新扩张商业版图,再度进军房地产抄底,春风得意。
在新的房地产企业家财富榜上,王健林位列第5,财富总值为1050亿元。
虽然这一数字,对于胡润、福布斯等首富榜单,已经不具备竞争力,比起其2016年2150亿元的身价,也有了较大幅度的缩水。但是王健林和他的万达,已然从危机中满血复活,成为当下国内房地产企业中大的赢家。
许家印和他的恒大,则成为雪崩大的承受者。2万亿的巨额债务无力偿还,复工复产保交楼只见打雷不见下雨。后的救命稻草恒驰新能源汽车宣布量产,市场销售前途未卜。
在新能源汽车品牌已经趋于饱和,传统汽车企业和新兴汽车势力厮杀十分激烈的当下,恒驰的起步,显然为时已晚。
会有多少消费者愿意为这样一家失信的企业埋单,充当第一批“小白鼠”呢?
当年恒大如日中天时,尚未做成“恒大冰泉”,而今时过境迁,这一次新能源汽车的跨界,又能有多少胜算,各位看官应该心中有数。
在孙立平的文章中,他使用了“在绝望中挣扎”这样的词句,来形容许家印当前的状况。对于许家印和恒大的前景,孙立平表示出了悲观,甚至是有点看衰:“挣扎出个什么结果出来,恐怕还不得而知。”
<二>一番对比之后,孙立平认为,是王健林、许家印二人的见识存在差异,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王健林在雪崩到来之前,感知到了危险,疯狂甩卖万达广场、文旅项目、万达电影、商管股份等。
巧合的是,这些都发生在疫情之前,王健林甩卖的文旅、电影项目,都是受疫情冲击的行业。
许家印则没有这样的先见之明,早在2016年提出“住房不炒”要求,且三令五申的情况下,他带领恒大依旧一路狂飙,疯狂扩张。
甚至连许家印雇佣的智囊任泽平都在事后表示,当时劝不住了,提前拿钱走人。
恒大暴雷后,任泽平在自媒体大肆爆料内幕,声称自己如何英明,奈何许总不纳忠言,进而再度收割了一大波流量、粉丝。
孙立平说,造成王、许二人这样大的见识差异的原因是,二人的出身。
王健林出身自体制内,于上层决策部署、政策动向更加敏锐,而且其父辈,曾在党政军高层任职,人脉关系非寻常人能比。加上老王本人,一心忙于事业,几乎没有花边新闻。出来博出位、吸睛、搞事情,从来都是儿子王思聪。
孙立平甚至推断,王健林这样的背景出身,使他时时具有危机感,懂得在合适的时机断臂求生。
而许家印自小家境贫寒,与王健林的出身背景、成长的经历,大相径庭。恒大的辉煌,让他对过往成功的模式坚信不疑,沉浸在自己的商业逻辑中,以至于对个人能力、企业状况、政策大局出现了误判。
加上许老板本人在成功之后,乐于和文娱界人士交往,时不时被曝出花边新闻,高端奢华一度成为他的标配,这些都让他显得对事业的精力投入,不及老王。
<三>
在笔者看来,孙立平这话仅说对了一部分。甚至是,有点过于追捧、夸大王健林的意思。
时间回到2017年6月,王健林遭遇“滑铁卢”的场景。
当时王健林和他的万达,正疯狂地向海外投资。他意图将万达做成世界的跨国企业。
王健林雄心勃勃地拿下马来西亚吉隆坡“大马城”项目,并积极洽谈印尼某房地产项目。当年,王健林计划,万达要布局6个境外项目。网友们一度惊呼:“别让老王跑了!”
显然,上层听到了网友的声音。银监会给出当头一棒——排查授信风险。万达6个境外项目,融资遭到严格管控。
随后,危机接踵而至,资金断流,万达商业登陆A股计划泡汤。
在生死抉择时刻,王健林把13个万达城、70多家酒店打包甩卖给了孙宏斌和李思廉,把一堆万达广场甩给了朱孟依,把长白山度假区甩给了孙喜双,并且抛售掉了6000万平米的土地储备……
昔日的王首富,也一度被网友们调侃为“王甩卖”,并且编出段子称,王健林成为首富后飘了,这会正好落落地。
由此可见,王健林当初的“甩卖”,并非是事先预见到了房地产行业即将来临的危机,而是形势所迫的无奈之举。在当时的境地下,只有将万达的资产打包卖掉,才能求得一丝生机。
就在王健林和他的万达鲸落的2017年,许家印登上了首富的宝座。
许家印带领恒大肆扩张,为了避免重蹈万达海外投资的覆辙,恒大将目光放在了三线及以下城市和广大县城地区,重复着拿地、借贷、滚钱再拿地的游戏,无限复制粘贴。
从本质上说,王健林和许家印并无差异,两人都是商人,以逐利为大目标。只不过,万达比恒大先踩雷而已。
但是,这个踩雷的时机,就很微妙。
试想,当初如果王健林和他的万达在东南亚布局的项目成功实施了,到如今,疫情后,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一大批旅游房地产项目一地鸡毛,沦为鬼城、无人区,烂尾楼成片,变成废钢筋、烂水泥。
果真如此,万达爆的雷显然要比恒大今天爆的雷,更大。
从这个角度分析,是、是银监会在关键时刻拯救了王健林和万达一把,而不是他预见到了危险,自救成功。
在疯狂扩张这件事情上,老王同样是疯狂的,而今他满血复活,应该感谢的是、是银监会,而不是他自己的英明自救。
而许家印,更多地是像被房地产业暴涨的趋势所裹挟。虽然人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巨大的泡沫,而且越吹越大,随时会有爆破的风险,但是从2017年至2020年,房价仍在多重因素的刺激下不断飙升,很多城市,甚至是县城,都实现了房价翻倍……
这样的局面下,就算许家印和他的恒大不拿地,不扩张,依然会有别的房地产企业一拥而上。只是其他的这些房地产企业没有恒大的实力,拿不到那么多地,竞争不过恒大而已。
已经登上了房地产业这辆充满利益却又绑满炸药的列车的许家印和恒大,坐在车头上,只能悲壮地往前冲,再难回头了。
形势如此,无论是谁,也拯救不了。
而资产已经卖完,用以偿还债务的王健林,此时因为没有能力再上车,侥幸逃过一劫。
经常关注王健林动态的读者应该注意到,短短时间内,王健林肉眼可见地衰老、消瘦了很多,甚至一度传出病重、离世的新闻。
这段时间,眼睁睁看着房价飙升却又不得不把优质资产打包甩卖的王健林,有没有动过拿地、扩张的心思,只有他自己清楚。
时代的浪潮下,不论是个人还是个别企业,其决策、影响终究是有限的。
房地产业走到今天这一步,亦是数十年发展的必然结果。夸大王健林的见识、决策,贬低许家印的目光、思维,将二人对比,并不可取。
王、许本人,以及万达、恒大创造的业绩,遗留的债务,只是房地产业发展大形势下结出的果实。
二人今天天壤之别的境遇,只能说是:时也,运也。
时势很重要,运气也很重要。
拓展知识:数字品牌榜许家印
近发布的胡瑞富豪榜可谓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而让人们万万没想到的可谓就是一年保增2000亿身家成为2017胡润富豪榜的许家印了,大家在对许家印的印象中除了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之外又多了一个中国首富的称号,可是在这些光鲜亮丽的背后并不代表着一帆风顺。
许家印,1958年10月出生于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高贤乡聚台岗村。许的家世可谓“根正苗红”。他的父亲是老革命,16岁就参军入党,参加过八年抗战,做过抗日部队骑兵连的连长,负伤后复员回家在村子里当仓库保管员,负责拿钥匙、记工等事务。1959年,一个对许家印影响巨大的事件遽然而至——母亲得了败血症,匆匆撒手而去,不到1岁的许家印从此成了“半个孤儿”。
1975年在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毕业后,他几乎做遍了所有的农村工种,在家务农。下地锄田,开拖拉机,甚至在生产队里挖大粪。此外,他还做过农村里的保安,那时候叫“大队自保员”。几十个人,住在大队部的房子里,在地上铺上草,弄个通铺,就在那睡。
1977年恢复高考,因为时间仓促,他没有考上。
1992年,34岁的许家印揣着2万元的积蓄,只身一人来到特区深圳闯荡。许家印揣着一份三十几页纸的简历,在深圳的各个招聘市场奔波。然而,半个多月过去了,递出去的简历都石沉大海,再无音讯。
1992年初做业务员的时候,他在朋友家的走廊住了3个月。
1993年,已是深圳全达老总的许家印才有钱跟人合租了个两室两厅。合租的人住一间,许家印和太太以及两个儿子,还有岳母、父亲、朋友,一共7口人住在剩下的厅室。
如果说许家印在幼年时期就展现出商业天赋,这有点夸张了。其实,他少年时做的一些贩卖石灰、苹果类的生意,更多地是摆脱贫困的本能反应。那时,贩卖是当时农村比较通行的“打工”方式,比如把石灰、煤炭、大米、稻草等物资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赚取其中的差价。看到很多人都去,高中刚毕业的许家印也动了心思。奶奶不同意,他还是去了。他用的是单人在前面拉的两轱辘拖车,下山的时候,这种拖车要使劲往后压才能控制速度,因为没经验,下坡的时候只会拼命往下跑……结果人倒车翻,贩卖的石灰撒了一地。许家印坐在路边,既无助又心酸。这是1974年,许家印人生中的第一单生意。
经过对许家印的大致了解,发现古人有句话说的好,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每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着一段心酸的经历,一段磨炼的时间,而正是这些经历和磨炼才造就了这样的成功,成就了自己一生。不知大家还知不知道其他有关的故事和经历,可以相互讨论交流一下。
许家印登上财富榜首位超马化腾马云成为中国首富
前段日子许家印又一次成为了中国首富,身价突破了400亿美元。而之所以这次又成为了中国首富是因为恒大股票暴涨的原因。但是许家印究竟为什么能成为中国首富呢?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许家印与马云的恒大足球合作很重要。
许家印的讲话
恒大已经成为了房企,这对于恒大股票提升有很大作用。而这次正是依靠恒大股票的上涨使得许家印成为了中国首富。
恒大早已经走向多元化经营的道路。由恒大房产为核心延伸出恒大足球、恒大旅游、恒大健康、恒大金融、恒大童世界等等,战略转型多点撒网帮助恒大赚了很多钱,当然也对许家印的身价有很大提高。
恒大足球为恒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力,使得恒大品牌知名度大大提升。许家印在中国足球低谷的时候花巨资购买了广州队的股份成立了广州恒大俱乐部,后来又进行大量的资金注入购买外援等,让广州恒大在13年成为了亚冠,同时许家印在广州恒大夺亚冠后又请来了马云入股一同经营俱乐部,还让广州恒大俱乐部在香港上市。这一系列举措帮助许家印得到了超高的人气和关注度,同时也为他赚到了很多钱。
许家印的战略眼光很好,他把每一步都走好了,在早期来广州房地产火时看到前景创立恒大集团,如今又在所有人都不看好中国足球的情况下创立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并让广州恒大两夺亚冠,彻底激活了中国足球市场。每一次成功都使得恒大越来越强,许家印的个人财富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许家印对企业的管理以及对政策的敏感帮助了他成功。这个就不多说了,总之从许家印每次的讲话和恒大对员工的严格奖惩条例就可以略知一二。
以上的原因造就了如今许家印的首富位置。可以说恒大的崛起让许家印成为首富只是时间问题,而恒大足球的发展又加速了许家印的财富进程,让他在今年就重新回到了首富。可以说成为首富多半是许家印自身努力的结果。
几日前,恒大股价不断创新高,恒大董事长许家印身价水涨船高,以391亿美元的身价成中国新首富,略高于第二的马化腾,以及第三的马云。不过,随着恒大尾盘涨幅收窄,截至收盘,许家印的身价在福布斯富豪榜实时数据中也变为了384亿美元,略低于马化腾的388亿美元和马云的387亿美元,在中国富豪中排名第3位,跌下了中国首富的宝座。
然而,今天恒大股价持续攀高,截至收盘,报30.40港元/股的创历史新高,市值突破3992.61亿港元,年内至今涨幅已达458.23%。福布斯新数据显示,许家印以超过400亿美元的身价再次成为中国新首富,超越马云与马化腾。
恒大股价大幅上涨的背后,是其强劲的业绩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恒大集团总资产达14930亿元。上半年营业额为1879.8亿元,同比大增114.8%;净利润达231.3亿元,同比大增224%。近期直逼龙头地位、上涨势头正猛的碧桂园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77.4亿元,同比增长35.5%;净利润约75亿元,同比增长39.2%。融创中国上半年则实现营收133.33亿元,同比增长25.9%;净利润约13亿元,同比增长1682.5%。
去年恒发在房地产行业总销售额居首位,而由于房地产行业营收结算周期,去年年末及年初市场为火热的合约将集中在今年下半年结算。恒大今年结算收入将创新高,净利润也会迎来更大的涨幅。
业内人士分析称,2017年全年房企平均净利润率将再度回归两位数,但全行业利润依然不足银行零头。绿城中国行政总裁曹舟男在半年业绩会上也表示,从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将会是内地房企棘手、难熬的一段时间。未来房企高价拿地,再高价卖出模式难以为继。
而业绩与股价齐飞的恒大,从自2013年起,走入了房企多元化经营的大时代。恒大官方数据显示,恒大现有控制的上市公司达10家,涉及地产、金融、体育、互联网、文化、健康等多个领域。
恒大发展模式也已由以往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低成本的“三高一低”向低负债、低杠杆、低成本、高周转的“三低一高”转变。目前,恒大被花旗银行继续给予高“买入”评级,并大幅上调目标价至33.26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