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懒猫品牌榜!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懒猫品牌榜 > 资讯 >

进口薄膜电容品牌排行榜(国产电容有哪些品牌)

前沿拓展:进口薄膜电容品牌排行榜

MKP电容是薄膜电容器分支下的聚丙烯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国际叫法,国内也叫做CBB电容,即Metallized polypropylene film capacitor。
目前国际品牌中口碑较好且产品型号覆盖较广的有 EPCOS(TDK),KEMET,VISHAY, 松下等。不过在产品交期、小客户配合度差等方面都是国际品牌的通病.
国内好的品牌是法拉(Faratronic), 个人以为:在产品的实际质量上法拉已经来自超越很多国际品牌,只是在电容器的基础研究数据、技术人员在实际选型应用的度等理论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余下国有品牌中系列较全的有佛山丰明、四飞久形口宗川中星、台湾华容等.

搜索更多机构调研纪要、电话会纪要

请访问【文八股调研】电脑端

来源:网络(真伪自辨)全文共计 6381 字

下游应用及空间除了汽车和光伏,未来薄膜电容还有哪些大一点的市场?

大一点的市场目前我们看起来都是一样的,储能和光伏其实是一样的东西,都是逆变器。

目前薄膜电容火的应用场景是在电动车和光伏,薄膜电容在这两个场景的具体应用,以及每个应用场景的价值量和空间的拆分?

薄膜电容在电动车上价值量比较大的是电驱、OBC、充电桩三部分,价值量比较小的是电池控制器和DC/DC两部分。

电驱里的薄膜电容市场价基本上是280元左右,法拉的价格在300~320元,尼吉康会卖到比较便宜250元。

OBC里面小性能比较多,价格在用得好的情况下是在150元左右,普通的可能只有130元或者100元充电桩领域,直流的价格比较高,交流的价格比较低,因为直流是快充。

直流充一套大概在80元左右。

薄膜电容在光伏上一般就插件和外接两块。

光伏上一共用11颗,其中外接的单颗价值量比较高,普遍的市场价在80多元,法拉的价格是169元另外10颗的价格基本上20~30元左右。

一套逆变器下来,薄膜电容的价值量基本上是280元左右,外接选用法拉的话整体价值量是369元。

电动车目前技术升级趋势,比如SiC的应用、高电压,对薄膜电容影响如何?

技术层面对薄膜电容影响不是很大,提升薄膜电容耐电压就可以。

SIC的使用会因为率提升而减少薄膜电容的用量吗?

由于碳化硅本身能提升耐电压,而薄膜电容其中一个优点也是能提升耐电压,但缺点是比较贵,所以有设想是能否将薄膜电容换成铝电解电容。

但铝电解在几个方面都不如薄膜电容:铝电解电容的整流能力弱于薄膜电容;铝电解的连续工作寿命是在两年左右,薄膜电容是七年,在车上用薄膜电容的地方基本上是需要不停工作的,应用铝电解的场景是不需要连续工作的铝电解电容的耐温很差,一旦温度过高,电容里的电解液就会爆浆;薄膜电容是固态,并且有自愈性:金属层过高的话会融化,前面提到要切成小方块,当金属层融化之后不会流到旁边去,和其他方块连在一起,当冷却后会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这就是薄膜电容的温度特性。

在光伏上,铝电解电容的价值量大概是多少?

未来薄膜电容会不会替代一部分?

基本上大部分的设备,目前铝电解跟薄膜电容的价值量比是2:3。

目前为止如果别的器件上没有更好升级的话,从目前的设计来看,光伏已经固定了,基本上没有长期相互替代的可能了;在汽车上是否会因为新的技术出现这个还很难说,目前来看在高端车系里面,铝电解跟薄膜电容已经匹配了,低端车系里还是铝电解占比多一些,未来随着汽车标准的慢慢成熟,中低端市场薄膜电容对铝电解也会慢慢替代。

未来光伏领域1GW逆变器中的薄膜电容用量会往下走吗?

用量不会往下走,价格可能会往下走一点。

技术细节及壁垒未来薄膜电容技术进步的方向在哪里?

对法拉来说这方面中长期的战略是什么?

目前在针对温度做一些细微的设计优化;其次是自愈性。

如果单纯从放电量来看,薄膜电容跟铝电解没有可比性,因为铝电解电容的容量高,薄膜电容是不可能做到完全替代的。

那只能在一些关键的节点上,从温度、耐压、寿命等方面来缓冲铝电解带来的负面影响。

比如说一块板子上现在用10个铝电解电容和5个薄膜电容,未来可能用10个铝电解电容和10个薄膜电容,通过这种方式去缓解铝电解电容缺陷带来的压力。

因为铝电解的寿命太低,持续工作的几个地方就让薄膜电容去做。

薄膜电容在不同应用领域,技术和参数上大概有什么差异,这些差异对毛利率、盈利能力和下游议价能力等会带来什么影响?

这个比较只能比品牌,法拉由于有品牌溢价售价是相当高的,在同行业里至少比人家贵2~3倍。

但是对于法拉来说,就像照明这一块,由于我们价格太高,照明领域又有降成本的的要求,所以法拉已经不去竞争这个市场了。

照明用的薄膜电容尤其是在普通家用照明领域,主要用的是聚酯膜电容。

聚酯膜电容在耐压和容量方面,如果要做到跟聚丙烯膜电容相同的话,体积会比聚丙烯膜大很多。

但是聚酯膜的成本价是低的,因为用的基本上都是国产的膜,要求不高,在外壳方面也是以环氧树脂为主,不带塑料外壳。

从这一方面来说,聚酯膜电容从性能上完全没有办法跟聚丙烯膜电容相提并论。

客户在选择各家产品的时候,会比较看重哪些方面的指标或者要素?

一般客户初期选型的时候是看规格书,首要参考是纹波电流,第二是容量,第三是体积,一般来说是先看这三点。

耐压重要度没那么高,比如说电容厂商可以提供三档耐压——400、520、630,如果客户要550,那选择630的就可以。

客户第二阶段应该是要重点看工厂的能力如果是照明、显示器领域,客户对价格敏感,但是对质量不太敏感,能用聚酯膜一定不会用聚丙烯膜,也不需要放余量,耐温要求也不会太高。

如果是工业的,基本就是看容量参数。

如果是光伏的,就要看是否能做到双85——温度85、湿度85。

如果是汽车的,除了车规认证(so16949orAEQ200),并出具独立的说明书,比如内温升、外温升、纹波电流等能达到什么水平。

薄膜电容在技术层面有哪些壁垒,能不能先从整个行业层面再重点对车规市场进行一下介绍?

主要壁垒体现在镀膜方式、切割方式、膜的品牌与设备是否契合等1)膜的拉伸,比方说用国产品牌的设备去拉伸东丽或者杜邦的膜可能就会拉断,因为国产设备的弹性没有国外的那么好;2)镀金属层,金属配比每家都是不一样的,头部公司会掌握一些核心knowhow;3) 金属层镀完之后,需要根据用的基膜、金属配比、镀膜方式,去决定是切菱形膜还是梯形膜,这是一种在薄膜电容表层的细微的切割方式。

法拉基本上是这几种方式在做。

有的薄膜电容厂商是等金属化膜镀完后采购进来,但有些镀膜厂专门做照明领域,产品要求相对比较低,这类产品就完全没有办法用到德系车或者光伏上面。

4)做完切割以后做卷绕,卷绕以后根据电容的要求需要多少就切多少膜。

5)后续的操作上,法拉基本都是全自动化的,各家厂商差别不会太大。

6)后是检测,检测仪器越多,检测的果就会越好。

未来薄膜电容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

目前的技术已经是固定了,未来可能继续有升级的就是1)基膜,2)金属层的配比。

如果材料改变,那就不是薄膜电容了。

切膜的技术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原理?

就像LV的包上面一格一格一样,我们切膜就类似于这种。

在切割的过程中,两个小方块之间是有沟壑的,一旦过热融化了,是蓄在格子里面的。

如果不切开,就会像一大块巧克力一样融在一起,如果切细切碎了融化后的液体就流不过去,待冷却后可以重新凝固成金属。

非老树根星球均是二道贩子,需要请加V:sansihangyan至于说切菱形还是梯形,需要看不同场合的应用。

在基膜、金属材料、树脂三大原材料或者设备、镀膜工艺上会不会导致扩产瓶颈?

对法拉来说,成本影响不大,并且上游供货方面也有优先保障。

对于国内其他企业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技术问题,要把膜的生产、设计掌握在自己手里,不然很难扩产。

现在很多公司还是买膜,买镀膜机严格来说不是太划算,这样的话需要先解决金属配比和膜的设计相关的技术问题,才能自己镀膜,所以大的瓶颈其实是技术人员瓶颈。

如果采购镀膜机自己镀膜,并想在薄膜电容层面和法拉pk,需要花更多心思。

因为法拉的镀膜机是通过国外的一些渠道方的关系买进来的,如果是国内的镀膜机,如何去匹配东丽或者杜邦的膜是个大问题。

汽车上的薄膜电容用的基本都是杜邦的膜,因为它的耐温性好,但如果用国内的设备去拉杜邦的膜就会不定型。

如果真的想要用国内设备,设备的改造也要花很长时间;如果想要采购进口设备,采购渠道和交付时间也构成瓶颈。

总结来看,薄膜电容的扩产瓶颈主要是技术和时间。

如果真的把这些东西全部掌握了,按照正规渠道搞进来,可能这波风口都已经过去了。

车规薄膜电容的基膜环节,除了东丽或者杜邦的膜外,像铜峰电子等国内的膜能用到汽车领域吗?

国内基膜哪几家做的比较好,他们的产能充裕吗?

基膜今年会有大的涨价吗?

能用,法拉其实很大部分也是用国内的,国内几家供应商的名字不太好说,但是产能肯定是可以的。

基膜的涨价应该不会发生,所以对于薄膜电容厂商来说,今年的成本压力可以管控,毛利率是可以维持稳定。

东丽和杜邦以及国内的一些基膜厂商都是采购的北欧化工的粒子,这方面国产化的可能性大吗?

国内的化工的技术不是很先进。

在基膜环节,也是进口的比国内好不少:比方说同样的1平方米的膜,东丽和杜邦可以拉伸到2平方米,国内的只能拉伸到1.5平方米,膜拉得越大,可以镀的金属层就越多,薄膜电容就可以做的越小,小型化也是薄膜电容发展的一个趋势。

而且国外的拉伸完之后击穿性依然比国内的要好。

金属化膜目前法拉的竞争对手有没有在做?

比如鹰峰还有松下,他们有没有做这个环节?

每家稍微有点名气的基本上多多少少会自供一点,但是不会太多。

大部分特别是像广东那一块主要还是依赖于外购。

目前法拉的自供率是,松下除了以前国内的代工厂也是基本都是自供,因为这个环节对于薄膜电容来说是核心技术,影响薄膜电容的性能参数鹰峰的规模没有那么大,但是自供比例也很高。

竞争格局及本土厂商电动车和光伏的竞争格局,目前国内大概的市场份额和国内主要几家厂商的优劣势是什么样的?

整体电动车市场来看,法拉基本占国内车厂的50%份额。

电驱环节,法拉的份额没有那么高,因为法拉每年只能生产65万~70万颗左右薄膜电容,没法满足国内那么大的需求。

OBC环节,法拉占有国内80%以上的份额。

充电桩也在慢慢好起来,之前的充电桩要求也不高,市场比较乱。

随着国外比如说ABB、施耐德已经开始在国内的代工厂做充电桩了,它们本身就是法拉的大客户,自然而然会在国内市场使用法拉。

如果说国内的厂商不紧跟它们的脚步,迟早要被它们淘汰。

这对于法拉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

OBC环节,富特这种二线OBC厂商都还没有完全国产化嘛?

富特一直是用法拉的比较多,虽然它有时候也想用基美,但是海外厂商有一个问题是交期太长。

铁城一开始是以充电桩为主,不像富特是OBC为主。

充电桩没有OBC那么高的要求,所以铁城早期采购的薄膜点哦让品牌比较 杂,现在慢慢的也开始规范起来。

铁城在它所在的行业比较出名,大家也会慢慢向他学习。

光伏分为两部分,169元的外接电容和200元左右的插件电容。

在电路板上的这些插件电容,总价值量在200元左右,客户用法拉的多,因为插件电容虽然看上去需要的质量不高,但是因为它是在板子上的,还涉及到别的器件,一旦出问题是不行的。

169元的外接电容因为价值量比较高,从13、14年开始竞争已经很厉害了。

光伏前五的厂商,锦浪、固德威、华为、阳光等基本上都是用法拉的。

小一点的光伏逆变器厂商,由于法拉这颗169元的大电容是独立安装的,损坏后更换也比较容易,所以他们有动力为了降成本去用其他家的电容,这颗在市场上价格是80元左右,比较大的供应商有两家echo、鹰峰。

光伏未来的竞争格局会不会恶化,被二三线厂商突破?

前面说到169元和80元的单颗电容,这件事情在2017年已经发生过了,目前的价格大家都跌无可跌了。

同样的在pcb板上的插件电容,别人的设备或者产能是比不上法拉的,而且这个东西涉及到性以及其他器件,那肯定是选法拉的好。

目前为止法拉在这个领域也是挣钱的。

国内外各厂家的扩产速度能跟得上需求吗?

还是显著快于需求?

尤其是21~23这三年。

现在扩产快的是鹰峰,因为他想要弯道超车,本身有技术,又有扩产的需要。

法拉扩产节奏很稳定,每年扩一台镀膜机。

对于法拉来说,本身就是国际上产能大的。

法拉去年的光伏好,到今年6月才勉强把去年的光伏订单交完,今年还有新订单。

从国际上来看,基本上日系都不太会扩,因为他们的想法不一样。

松下和TDK两家的产品太多了,薄膜电容在他们眼里不是太赚钱的东西,这两家的车规芯片只要敲一下交期、炒一下价格就可以了尼吉康也不会扩,在整个大陆市场基本上他只做两家,一个是鞍山电机;一个是特斯拉。

在特斯拉里他一颗电驱的电容只卖250元,按这个价格是完全不赚钱,甚至还会亏钱。

他主要是和NCC竞争,想让他的车规级铝电解电容去抢占NCC的份额。

综上所述,其实主力扩产还是来自于大陆,这个行业算在一起,每年的扩产是个位数,多10%,不会出现供过于求从而在未来一两年出现打价格战的问题。

未来几年大陆的厂商有没有可能在份额和技术上赶超日本厂商?

要看特斯拉的量,如果特斯拉放量的话,大陆厂商的份额一定会超过日本厂商。

现在特斯拉用的多的是尼吉康的250元薄膜电容,但是还是给了法拉320元产品一定的份额,看重法拉主要是1)法拉的产能,2)交期灵活,现在特斯拉也没有和法拉谈价格。

一旦法拉的量起来,特斯拉完全可以跟法拉谈价格,法拉也是很乐意谈价格的,只要把量给拉上去。

这部分相当于法拉给自己买的保险,在光伏不好的情况下,车上的份额可以迅速得到提升。

纪要来源:【文八股调研】

拓展知识:进口薄膜电容品牌排行榜

EM EnergySolutions(以下简称EM意艾姆)是一家性公司,总部位于挪威,在北美、亚洲、非洲、欧洲等地均设有分支机构,覆盖业务,致力于为电力用户提供的电能质量和能源化解决方案,以提高电能质量及能源率。
现如今,授权深圳市盛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作为“EM意艾姆”品牌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指定授权经销商,授权经销“EM意艾姆”品牌的有源滤波器、静止无功发生器、电容电抗及其组件、电压暂降治理设备、不间断电源等电能质量产品。
通过对使用过电力电容器的品牌的客户进行调查,得到了好用高口碑的电力电容器,确实好用,真心值得称道,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 西安ABB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
2. 海文斯电气有限公司 质保5年寿命长达15年
3. 施耐德电气有限公司
4. 桂容电力技术南京有限公司
5. 长沙西容有限公司
以上就是为大家总结得到电容品牌,大家可以根据喜好,就近,性价比进行选择
不好说,各有各自的市场,所以不好排名,推荐CAP AG 凯帕吉电容器www.capag-energy.com.cn、DUCATI电容器

沈阳法克电气有限公司(Far Ker Electronic)的简称 。FARKER为其注册商标。其公司主要生产、销售低压电力电容器、电抗器、控制器、无功补偿模块 智能电容器等产品。用于低压无功补偿及滤波装置。产品广泛服务于电力、工业、能源系统。是目前国内无功补偿优质供应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