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明水铝合金门窗品牌排行榜
来源:济南日报-爱济南
中国龙山春潮暖,泉韵章丘物候新。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和崇高使命,中国共产党济南市章丘区第二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肩负着章丘6万多名党员的重托,凝聚着百万人民的期望,章丘将融入黄河战略,勇担东强使命,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济东强区时代新篇。
这是一次高举旗帜、维护核心的大会,是一次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大会,是一次风清气正、团结和谐的大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
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锚定“走在前列、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总结第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部署今后五年的目标和主要举措,动员章丘上下融入黄河战略,勇担东强使命,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济东强区时代新篇。报告贯彻了中央精神和省市要求,反映了章丘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今后一个时期章丘上下必须遵循和坚决落实的行动纲领。
仔细研读大会报告,“新”风拂面,激荡人心。总结过去,日新月异。五年来,章丘区委团结带领百万章丘人民、深入贯彻中央各项重大决策,落实省委要求和市委部署,把握由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的阶段特征,以四大提升工程开篇布局,以“1266”思路乘势崛起,以“融强靓改”四篇文章纵深突破,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实现济东强区的良好开局,1719平方公里的章丘大地,处处焕然一新、生机勃勃——
擘画未来,欣欣向荣。未来五年,是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章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东强区、当好省会创新发展龙头的关键五年。章丘,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何谓社会主义现代化济东强区、省会创新发展龙头?透过报告,我们清晰地看到,就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抓牢抓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强省会”“东强”“南美”等重大机遇,持之以恒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创优创新生态、产业生态、市场生态、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政治生态,全力打造省会东部科创新城、智造高地、文旅名城、生态绿城、康养福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继续走在前列;就是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努力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努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努力在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上取得新进展;就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左右,力争2026年突破16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力争2026年突破120亿元;经济发展及质量核心指标稳定在全省县(区)第一方阵,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百强区50强,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入全国50强……目标催人奋进,蓝图鼓舞人心,眼前浮现出一幅“水色山光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的美丽新画卷。
在这幅美丽新画卷中,共同富裕是目标,改善民生是根本,生态绿色是底色。
“千方百计促增收,聚焦南部山区、北部滩区、中部区域,分类明确增收路径,把区域比较优势转化为增收优势。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巩固拓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成,提高农民增值收益分享比例。”“盯住‘一老一小’、困难群体等重点人群,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成安置房建设,稳步改造提升老旧小区、潜力片区,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大教育、卫生等民生投入,健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高标准打造康养示范区。”“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增加集体收入。注重增强动力,释放乡村资源价值,力争集体收入50万元以上村庄达到80%以上”“坚持“两山”理论不动摇,城乡融合发展走在前列,基本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国土空间布局持续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步伐加快,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改善,沿黄生态走廊初见雏形。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4.7%,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6.7%以上,生态环境从局部修复治理向整体涵养改善转变”……报告通俗朴实,却饱含为民情怀,数字精简却“含金量”极高。这是章丘新一届区委对百万人民的庄严承诺。
在这幅美丽新画卷中,高质量发展是目标,创新是动力。
我们要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锐意改革,激励创新,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道路、新模式,不断寻求新增长点和驱动力。春节过后,全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召开。这场“开年大会”上提出的“十大创新”,为齐鲁大地绘就了指向明确的“创新发展路线图”。济南市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上,紧扣省委“十大创新”任务要求,结合济南实际,实施“12项改革创新行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新局面。
把目光投向章丘,章丘第二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更大力度推进科技创新。坚持科技创新优先级地位,聚力做强科技载体,主动对接中关村、张江等科创平台,借势齐鲁科创大走廊,拓展大院大所合作,填实做实龙山国际创新城、山东战略新兴产业城、龙山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平台,搭建“科创+产业”策源地。壮大企业主体,用好首台套、首批次支持性采购政策,促进前沿科技和关键核心技术落地开花,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以龙山国际创新城为依托,强化先进材料、智能智造、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优质成果顺畅落地。持续提高研发投入,市场化配置创新要素,以泉城科技金融小镇为载体,吸纳更多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外来投资。加强人才引育创新,实施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靶向招引培育高层次科技人才、高素质管理人才、高技能实用人才。壮大高校人才成长示范港,办好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构建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章丘,用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惊人一跃”。力争未来五年,齐鲁科创大走廊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实现突破,大学城校地校企合作更加紧密。创新型城市、人才强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幅增加,高质量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力争到2026年,“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3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80%左右。
创新,成为未来发展的高频热词,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必将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折射出新一届区委区政府对章丘发展路径的冷静观察和深入思考。
工业,是章丘的优势所在,也是立身之本、财富之源。建设工业强区,创新是关键。章丘将围绕打造智造高地,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乘势借力加快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数字赋能,加强产业生态创新,打造高端制造、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四大产业集群。梯次培育“单项”“瞪羚”“独角兽”、专精特新企业,加强企业家群体培育,推动企业层次加速跃升。突出招商引资生命线,开展全链条、跨链条整合招商,力争在重特大实体经济项目上取得突破。加快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物流服务、金融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延伸,文旅康养、商业贸易等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升级,发掘更多新消费热点。举全区之力加快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加速园区扩容提质,完善东片区、北片区协作机制,推动各类特色园区更新,扩大深层次开放合作,探索国际合作、园区合作共赢新模式。力争到2026年,章丘规上工业产值突破2200亿元,数字经济比重达到55%,四大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
创新之于章丘,关键在工业,却不只在工业,而是、全领域、全过程的融入。
——更宽领域推进制度创新。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打造高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和谐稳定的人文环境、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优质温馨的服务环境,打响全省好“店小二”品牌。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体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更深层次推进治理创新。推进疫情联防联控常态化,完善内防反弹系统措施,深入推进疫苗接种和应急演练,打造一方净土。深化社会治理综合服务,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多元排查调处化解综合治理机制。深化平安章丘建设,构建立体化、智能化治安防控体系。深化法治建设,系统推进依法治区示范创建。健全权力规范运行和多元监督机制,公权力运行法治化、规范化……
——更高标杆推进文化创新。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方向,实施龙山文化带、齐长城文化带、黄河文化带文物保护片区建设,加快城子崖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打造龙山书院、龙山文化研究会等文化品牌,争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依托明水古城等龙头项目,擦亮全域旅游示范区招牌。促进媒体深度融合,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目录,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养分。提升“中国龙山 泉韵章丘”城市区域品牌,全域化、常态化参与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培育昂扬向上、正气充盈的社会风气……
无处不在的“创新”,清晰呈现着章丘把创新向各领域渗透的发力点、落子处,既是体现着对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也集聚着百万章丘人民的聪明才智。
成绩令人欢欣,过程充满艰辛;坚持创新,赢得发展信心。蓝图不能一蹴而就,愿景无法一夜成真,必须淬炼纯洁可靠的政治本色,夯实忠诚的思想根基,树牢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锻造担当作为的干部队伍,保持反腐惩恶的政治定力,凝聚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新班子呈现新气象,引领新程启航,信心满怀;新担当彰显新作为,携手“新”向未来,铿锵豪迈。让我们牢记初心、践行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敢闯敢创、善作善成,始终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锤炼认真做事的可贵能力,把“认真”铭刻于心、见诸于行,把“创新”融入血脉、铸入灵魂,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东强区的新征程上走出新的精彩!(通讯员:陈涛 孟凡庚)
本文来自【济南日报-爱济南】,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