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德阳防撞墙模具品牌排行榜
大家好,我是房帮帮辣的,朝天椒!
上一期,舒嬢嬢带大家感受了德阳人的夜生活,和大部分商业一样,德阳的夜场经济也如同“世界的参差”,一茬倒下,一茬接上。
有一句话说得好,“我们的世界,来来往往,你方罢唱我登场,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图源网络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德阳那些老商街渐渐式微,必然会伴随新街区的诞生。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德阳那些初登舞台的新兴街区,给大家涨点信心。
秦宓社区
这个街区,在概念上,就和普通的社区底商大有不同,首先我们来看看它的简介。
秦宓社区
“为深入践行城乡一体高品质生活示范区的奋斗目标,推动旌阳高质量发展,旌阳区以秦宓社区为样板,重新定义社区价值功能和内涵外延,坚持“六个先行”,加快秦宓社区综合体建设与社区商业、老旧小区改造同步规划、同步推进,以多维度场景的有机集合和秦宓社区独特文化为载体、塑造市民社会生活的微观场域,共同构建社区价值、社区治理、社区生活、社区行动共同体。
“德邻中心秦宓邑家”是片区级的综合服务类社区综合体,是集群众办事、家庭服务、文体休闲、社区商业等多种公共服务与生活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社区服务综合体。
从简介可以看出,秦宓社区的诞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因为德阳之前没有这种类型的社区商圈,去之前我还挺好奇的。果不其然,去了之后,发现这个地方还真挺有意思的。
引人注目的,当属那个占了一半机动车道修建的夜光跑道,可惜白天看不出果,等到夜晚来临之后,灯光亮起那一刻,感觉就来了。所以,想要去打卡的朋友们,好挑个晚上去。
另外,秦宓社区居然还搞起来了IP打造。在社区周围,摆放了一些约一米高的吉祥物雕塑,而墙壁、桌椅靠垫这些物料上,也都印有吉祥物的标志。这些小巧思,让整个社区的风格统一。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环顾秦宓社区,商铺基本上都已经入驻。据保安介绍,这些商铺大多在年初八之后陆续开业。值得一提的是,秦宓邑家引进的一些品牌,与普通品牌相比,更具有“服务”特色。
例如“面包慢慢点”,它是一个具有慈善背景的品牌,我去闲逛的时候,店铺还在招募志愿者。
在秦宓邑家的大厅,右边是面包店,左侧是共享办公区,往里走还有休息区、阅读室。在转角,有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架子,上面摆放了一些残障儿童的手写卡片,看到那瞬间还蛮有感触的。
里面是阅读室,仔细看了下书架,我发现这里的书还挺全的,各个种类都有。
闲时如果想找个安静的地方看书,完全可以来这里,并且还是免费的哟。作为一个住在秦宓社区不远处的人,我感觉自己赚翻了。
另外,和大多数的社区一样,秦宓社区周边的人流量是有保障的,这主要是得益于秦宓小区的高入住率,以及周边小区的填补。只不过,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流量几乎都是退休的中老年人以及不懂事的小娃娃贡献的。
为了牢牢抓住这部分流量,秦宓社区在品牌的挑选上,选择的更多是跟这一部分客群相关的品牌,例如“儿推健康管理中心”、“盲人按摩”等等。
总而言之,秦宓社区不管是在概念上做出了新的尝试,还是目前呈现出的实际果,我认为是符合预期的,之后秦宓社区会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旌东里
隔壁子成都有个大名鼎鼎的锦里,从周一到周天,从白天到黑夜,几乎是一刻不停地在向游客营业,即使里面的美食街东西都不好吃,还死贵死贵的,但是生意都是红火得爆!
图源网络
作为一名有幸在锦里后面那所大学读过书的我,以前都是把锦里喊成我们学校后花园滴,毕竟,只有我们晓得,锦里没有被人打扰时的神秘模样哈哈哈。
话说回来,我们大德阳虽然没有锦里,但是我们有旌东里啊,大家都是里字辈的,完全不用见怪哈。
旌东里,坐标在珠江桥东桥头,紧挨德阳太平洋大酒店,从珠江桥东桥头巨大的牌匾就可以看出来,旌东里是真的很有牌面!
从风格上看,旌东里和隔壁子锦里都是走的中式古风,沿着峨眉山路挂上的一排排的红灯笼,随处可见的红色圆凳,让旌东里看起来有点那么“优雅”的气质。
入驻旌东里的各个商家,从品牌的知名度上讲,大多都是叫得上号的,例如迪欧咖啡,这就直接将旌东里的品质拔高,通俗点讲就是“逼格”有了。
并且,虽然各个店铺装修各异,但总体都是都以旌东里的“红”为基调展开。新潮的店铺,配上旌东里耀眼的中国红,不失为一次奇妙的碰撞。
旌东里和锦里大的不同,应该是它巨大的反差。锦里,不管你白天去还是晚上去,人气都是一样的红火,而旌东里就不一样了,那可真是白天不懂夜的红火。
当然,吸引我的,还是沿着峨眉山路一路骑过去时,从洪七公火锅冒菜那里窜出来的阵阵红油香气(我敢,这不是打广告),让人唾液都不禁开始分泌。
其实在2018年5月之前,旌东里那里的餐饮娱乐就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是由于当时整体水平不高,综合实力不强,发展后劲乏力,未能形成商圈气候。
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创建有影响力的品牌街”,德阳政府结合德阳新区建设,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以商家为主体,将旌东里打造成为美食特色街,把从前各自为政的商家聚集在一起,以整齐漂亮的组合拳,有力地向德阳人展示自己的全新模样。
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旌东里,就是改造之后的全新面貌。
网红街
这个网红街,严格来说其实并不属于新兴街区,它其实就是以前的彩泉市场改名而来的。据说疫情之后,彩泉商场才重新装修,并且改名换代。
改名前后
有点小遗憾的是,去网红街的那天在下雨。不过还好,网红街的铺面上方在装修时重新装了新的吊顶,逛街的时候即使在各个店铺穿梭,也不会被淋成落汤鸡。
但是,网红街的蓬蓬吊顶并不是全部封闭的,中间还留了镂空的缝隙,这就意味着雨水还是会从中间灌进来,只不过淋不到人罢了。
我去的时候,就正好遇到几个老板在边抱怨边用拖把拖被雨水弄脏的地板。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吐槽就是,“下这么大雨,地板拖都拖不干净,哪还有人敢进来逛嘛!”。
确实,如果我不是去外采,我肯定不是去这个所谓的网红街逛。但是谁还记得,曾几何时,彩泉商场也是多少都市丽人、学生妹妹们爱逛的地方。
现在的彩泉商场虽然改了一个新潮的网红名字,但其实内里没有什么质的变化,就连产品的分布都和以前一模一样。
我原以为改名之后的网红街生意应该比之前好一些,但是问了一个在那里已经开了十几年裁缝店的老板后,才发现事实并不是那样。
彩泉商场改名成为”网红街”,颇有点新瓶装旧酒的意味,喝起来还是那样平淡无味。名字是改了,但是有没有做出真正的创新,空有“网红”的名头,流量可是差远了。
再说得难听点,“网红街”这个名字,就我个人而言,还不如不改,在铁血德阳人的心里,彩泉商场的分量,哪能是区区“网红街”能碰瓷的?
事实上,除了以上三个新兴街区,德阳还有很多如笋尖冒头般成长起来的商圈。
分散在各个角落的这些商圈,在整个德阳城市大圈里也许微不足道,但是当所有力量聚集在一起时,就会助推德阳的商业走向越发有层次。
很多人都说德阳的商业颓靡,但其中的原因太复杂了,一语中的都是空话,未来究竟会怎么样发展,我们暂且慢慢看。
下一期,我们接着摆谈德阳那些旧工厂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