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1年开始,在欧洲主要的道路上,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从威驰到名爵,从爱驰到小鹏,从吉利到领克。
有些事情是通过默默润湿事物来实现的。
一开始,很多人可能不习惯;如果你看太多,你就会习惯它。
从瑞典、挪威到俄罗斯,从荷兰到德国,中国造车新势力正在逐步改变欧洲汽车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传统观念。
有趣的是,欧洲的年轻人和汽车行业的专家对“中国制造”汽车越来越青睐。
由于国内媒体很少报道中国车企在欧洲的表现,今天我们就盘点一下成功进入欧洲市场并在这里扎根的中国汽车品牌。
领军老大哥——MG欧洲分布广、销量大的长城
在英国学习或工作过的同学都知道MG——MG诞生于1924年,曾经是大英帝国引以为豪的运动品牌之一。2005年7月,南汽收购名爵罗孚及其发动机。生产部门。2007年,上汽通过2007年收购南京汽车获得名爵品牌,这也成为上汽在市场的重要里程碑。
谈到国际化发展车品牌排行榜,中国汽车行业有两个龙头——一个是长城,一个是名爵;
前者在2021年3月创下新纪录——长城哈弗SUV历史上进入俄罗斯汽车销量月度排名前十,3月销量为2833辆,市场份额为2%。
据官方统计,2021年1月至2021年5月,中国汽车品牌在俄罗斯市场的整体份额已达到5.6%。
这是一个史诗般的突破,标志着中国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开始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
MG也不错。仅从 2021 年 1 月到 2021 年 4 月,挪威就售出了 526 台,奥地利售出了 193 台,荷兰售出了 250 台。注意,这些都是新能源汽车!
在MG品牌的发源地英国,MG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今年前5个月,汽车销量10760辆,同比增长89.2%。其中,5月销量为2453辆,市场份额扩大至1.57%。
顺便说一句,MG不仅在欧洲畅销,在印度市场也很畅销。根据2021年1月至2021年5月的数据,作为第一个在印度建厂的中国汽车品牌,名爵在印度销售。汽车总保有量17508辆,销量排名也进入前十。
除了长城和名爵之外,奇瑞和吉利在俄罗斯和东欧也很受欢迎。
我们已经在莫斯科和俄罗斯其他大城市看到了奇瑞瑞虎3。
吉利在俄罗斯的知名度不低,对国产产品走出国门深感自豪。
新星——爱驰U5获得德国ADAC高分
有人可能会说,国外大部分中国车还是走低端市场,东欧可以做到。
在国内只能算是二线新能源车厂的爱驰汽车,用新品U5给了质疑者一个耳光。
这确实是一款“不一般”的新车。这辆U5在中国你可能没见过太多,但它的出发地却选在了汽车的发明国——德国。
德国媒体和消费者也被这台车的勇气所震撼——要知道,敢于在号称世界上懂车的德国推出一款新品,需要无比的勇气和强大的实力;每年都在做规尝试的汽车品牌,翻车率高。
不过,爱驰U5经受住了考验。
在德国的ADAC测试中车品牌排行榜, U5的终成绩高达2.5分(德国5分制,1分高,5分低,2.5分相当于好)。评论是:平衡的产品,在一些产品细节上只有轻微的缺陷。
要知道,奔驰在中国畅销的中级SUV,GLC的2021年新车型,在ADAC的评测中也只有2.1分。
ADAC是德国乃至欧洲大的汽车俱乐部组织,会员超过6500万,其评价在汽车行业颇具性。
德国消费者也对爱驰U5的高分感到震惊——近期有大量消费者来到这里,希望能体验和试驾这款新能源SUV。
对于一款底价仅为36000欧元的SUV来说,爱驰U5简直太超值了——加速好、空间大、续航400公里(如果跑德国高速公路,会降到300公里左右) ,谁让德国的高速摩托车。)
对于这样一个基本的价格,ADAC评测人员也承认,爱驰U5在这个价位提供了贴心的配置——LED大灯、全景天窗、自动大灯和自动雨刷、泊车辅助系统、360度全景摄像头、座椅加热、自动刹车, 自动跟随系统等。
事实上,德国专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道路驾驶测试中,爱驰U5居然表现出了比竞争对手更好的水平——大众ID.4,无论是麋鹿测试还是自动刹车,都足够。
从100km/h到0只用了36.5米。
在测试总结中,这位德国专家坦言,“虽然爱驰U5完全是中国制造,但早就证明便宜的车不一定质量有问题”。
更多中国品牌在路上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汽车在欧洲销售,消费者的心态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从开始的质疑和排斥,到逐渐加深认知,再到发出“真香”。
那么,欧洲消费者准备好接受来自中国的品牌了吗?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近进行的一项市场调查,27%的德国和法国消费者表示他们可以接受购买中国制造的汽车。
也许 27% 不是很多,但你们知道 10 年前,这个数字徘徊在个位数。
更让我们吃惊的是,38% 的欧洲年轻人(18-24 岁)表示愿意购买中国制造的汽车;而只有 24% 的父母愿意尝试。还是要多和年轻人打交道。
这是我们在路上发现的北汽汽车
这是法兰克福车展的吉利展台
在过去的10年里,欧洲人的心态确实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调查还显示,33%的德国消费者认为中国汽车有能力达到与德国汽车相同的品质。
这也是一个高的确定性。
但总的来说,欧洲消费者对中国车的了解还不够——也许我们厂家的广告还不够。
调查显示,69%的消费者对蔚来、小鹏等我们熟悉的领先品牌不太了解。
然而,纵观日韩汽车品牌在欧洲走过的路,无论是丰田、本田、起亚、现代,如今都已不为人知。汽车作为制造业的明珠,是人的心血结晶。人,也是需要时间修炼的。
我们坚信,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大陆被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可能不需要 10 年时间。
甚至挪威和德国的专家也说,“今天的马自达、日产、欧宝、雷诺和标致是明天的中国品牌。”
让我们一起努力!